天坛百科?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天坛又名北京南城隍庙,创建于明朝,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庙宇建筑群之一。
天坛历史背景:
• 天坛最早创建于明洪武年间,始作为官方祭天场所。随后经历多次扩建。
• 清乾隆时期扩建规模最大,具有今天的场地规模。包括城隍殿、惠民慈福宫等大型建筑。
• 殿宇也因此增至现有72座,被誉为“北京保佑城隍庙”。
基本现状:
• 现天坛整体保持乾隆时期风貌,但经历革命风暴,许多建筑失去文物价值。
• 2002年,天坛进行了全面整修。恢复建筑风格,增建景点设施。
• 天坛现已成为北京的重要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 天坛空间广阔,超过600亩,内有祈年殿、星光堂等建筑,以及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
天坛是仿南京形制建的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进言后,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
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
1961年,天坛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是中国北京市中轴线上的一座古代祭天神殿,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的主要场所,被誉为中国古代祭天建筑的杰作。以下是天坛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的简要介绍:
历史背景:
天坛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祈求丰年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冬至,皇帝会到天坛举行盛大的祭天典礼,旨在祈求上天保佑国家的和平和丰收。清朝皇帝则将祭天典礼移到夏至日举行。
基本现状:
天坛占地面积约273公顷,主要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是以圜丘、祈年殿、皇穹宇为主体构成的祭祀区域,外坛是围绕内坛而建的园林风景区。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保持了古代建筑形式的独特风貌。天坛的建筑布局以其精巧的设计和严谨的祭天仪式而闻名于世。
天坛于199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天坛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到访。除了游览,天坛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向人们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