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为河南人的杜甫,杜甫草堂却建在成都?
这个问题分三部分回答。首先,杜甫跟河南有多大关系?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但他的一生颠沛流离,除了生在河南,后面基本与河南没多大联系。
其次,杜甫草堂为什么在成都?这是因为他有个好朋友严武在成都为官,能够接济他。公元759年冬,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在浣花溪边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7严武病逝后,杜甫也就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最后,为什么杜甫草堂有名?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道尽千百年来人民心声,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学生必学课。所以,草堂故居也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他在那里住得久。安史之乱后难得的平静生活。尽管穷一点,但毕竟避开战乱。所以他在此写的诗也多,有很多留芳百世之佳作。现在的”杜甫草堂”是后人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群。解放后又将梅园和草堂寺并入。现统称杜甫草堂博物馆。参观时一定要抓住中心。比如现在三个大门,只有浣花溪畔那个有横额《草堂》,门槛为木制且很高且略显寒酸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草堂大门。北门南门原分别是梅园(解放前的私家花图)和草堂寺的大门。
杜甫是河南人,但成都有纪念杜甫的地方(杜甫草堂),并且还是全国规模最大,这是因为杜甫曾经在成都待过将近4年的时间,并且杜甫写的诗里名流千古的大部分都是在成都写的。
杜甫出生在河南洛阳,本身家庭条件不错,后来在父亲去世后才变的比较贫穷,在洛阳长大后大约30岁左右去长安(西安)求官,正式步入仕途,但是当时的唐朝已经开始腐败,所以尽管有才,还是没能当上大官,只是给皇帝写写建议,类似于一个文职官员,没什么权利还得时刻注意自己言行。
杜甫性子直,说话不懂人情世故,于是得罪了很多人,但杜甫才能出众,还是有很多人敬佩他的才华,有很多好朋友。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携一家四口前往成都躲避战乱,在现在成都杜甫草堂的地方建了自己的一所小茅屋,也就是后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指的房子。
在这里,杜甫写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诗,例如《蜀相》《春夜喜雨》《登高》《江畔独步寻花》等等,直到后来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写了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欣喜若狂,准备泛舟回家,正如诗中所写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实际上他也这么做了,买了个船,沿着这条线回家,但是到襄阳时,贫困潦倒,在船上去世。
杜甫的诗注重描写细节,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许多自然景色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被后世敬仰,于是后人在成都当时杜甫住过的地方修建了杜甫草堂用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实际上纪念杜甫的地方有很多,但这里无疑是最大最有名气的一个。
这个问题无需多赘,杜甫身为河南人,而杜甫草堂却建在成都,和诸葛亮是浙江人,而诸葛草庐却建在襄阳一个道理,人在江湖飘嘛。
苏轼曾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再比如李白,他出身于唐代的碎叶城,现在就是外国。后来在四川江油住了20年,24岁壮游出川,又在湖北安陸住了10年,现在国家认可江油和安陸都可称“李白故里”的道理相似。
其实,杜甫祖籍襄阳,虽然他本人一生都没到过襄阳,但他毕竟是从襄阳走出去的后代子孙,所以,襄阳至今还有个“杜甫巷”,不过,没有成都的杜甫草堂出名罢了。
杜甫只是出生在河南巩义,其实,他属于是京兆杜氏,因此,杜甫才有了世家子弟的名头。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武则天时候的京官,虽然官阶不高,也是武则天的近臣,为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的父亲是杜审言的长子杜闲,官至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按说这样的出身对于杜甫而言算是天生捧着了金饭碗,只可惜,杜甫本人却时运不济,一生坎坷流离。
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了进士考试,结果不幸落第。此后,杜甫与李白云游燕赵,梁宋和齐鲁之地,直到天宝六年,杜甫在长安参加了由李林甫主持的应考,结果却以“野无遗贤”的闹剧收场,应试的士子全部落第。此后,杜甫困居长安十年求官,终于在杜甫四十四岁这一年,被授予了河西尉这样的九品小官。杜甫还不愿意去赴任,朝廷又改授其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个官隶属于东宫六率,是太子的属官。
可惜,杜甫刚刚当上了官,旋即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只好将全家迁往鄜州(今延安富县)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以于灵武登基,他这个太子的属官立即赶往灵武投奔,不幸的是杜甫走到半道上,让叛军给抓住了,押往长安。杜甫在长安被关了两年,才得以逃出长安赶往凤翔见到了唐肃宗,被授予左拾遗。虽说只是个八品官,却是给皇帝提建议的谏官。
此时因为宰相房琯征讨叛军失利,犯了死罪。6杜甫与房琯,严武等人乃是布衣之交。因此,杜甫冒着罢官的风险屡次向皇帝建议释放房琯,最终因为触怒唐肃宗而被贬华州,从此不再受到皇帝的重用。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的任上干了两年之后,决定放弃这个官职。由于他的好友严武任蜀州刺史后有升剑南节度使,杜甫决定举家入蜀,投奔严武。
于是,在严武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城西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这就是杜甫草堂。在成都的日子是杜甫有生之年里过得较为舒心的几年。然而,随着严武被调回长安后,杜甫也离开了成都举家迁往奉节。
两年之后,严武再授剑南节度使,杜甫一听说严武回来了,又回成都入严武幕僚,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的时间一共四年,却创作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其中《登楼》《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传世名篇。也只有在成都的岁月里,这座草堂才让他有了家的感觉,而这座草堂也见证了杜甫这个伟大诗人从坎坷到漂泊的过程。
杜甫草堂介绍简介?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成都市青羊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草堂建筑由杜甫自己设计,以其简约而自然的风格,完美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草堂内收藏了杜甫的诗作和生平事迹,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今,杜甫草堂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