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樟脚村的来历?
泉州樟脚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关于该村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和传说。
一种说法是,樟脚村的名字来源于村内最古老的一株樟树。据传说,这棵樟树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存在,曾被称为“千年古樟”,屹立于村口,成为村民们生活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人们就在村名中加上了“樟脚”这个名称,以示其尊敬和纪念。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樟脚村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地理位置。据传说,在古代,该村所在的地方曾是一片沼泽,无法通行。后来,有一个叫做张兆基的人,在这里开垦荒地、栽种樟树、筑城修路,使得这里逐渐变得繁华起来。而村名“樟脚”则是因为村庄所处的地势高,形似一个“脚”,因此得名“樟脚”。
不管是哪种说法,樟脚村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它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物,尤其是樟脚村的“龙背窑”是一座稀有的宋代窑址。因此,樟脚村也被誉为“东南明清民居的一座博物馆”。
泉州蚵壳厝是怎么建造的,为什么能住人?
其实就是拾蚝壳拌海泥,就是海蛎壳,这种做法中间隔绝很多空气,冬暖夏凉,而且又非常坚硬牢固!早有:千年砖,万年蚵,的说法。所以应该知道泉州人会用这个建房子!地点在泉州樟脚村,而且还有很多油菜花,很漂亮!每年去旅游的人还是蛮多的!
不少来泉州的游客,都会被蟳埔一带的一种“奇怪”的房子所吸引。这种外人看来奇怪的房子,叫做“蚵壳厝”。闽南话中,蚵就是海蛎,厝是房屋之意,顾名思义,“蚵壳厝”就是用海蛎壳做成的房子。
“蚵壳厝”是闽南建筑的一大奇观,主要分布于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社区、法石社区、东梅社区和金崎社区一带,其中以蟳埔社区最为集中。在海边咸湿的空气里,传统的红砖忍不了太久,海蛎壳经过岁月的洗礼却是散发着浓浓的古城余韵。
认真说起来,“蚵壳厝”说不定还真有现代环保屋雏形的影子呢。它的内墙由杂碎土石或砖石砌成,外墙则层层叠叠以海蛎壳黏合。海蛎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怕虫蛀,用它来作房子的外墙,显然再合适不过了!
除此之外,使用海蛎壳作为外墙还有三点好处。
首先,泉州多雨水,海蛎壳的外墙能保护内墙不受雨水侵蚀。
其次,海蛎壳一般以凸面朝上,并稍微向外倾斜,这样的设计更利于排水。
此外,海蛎壳也便于反射阳光,整个夏天下来,屋子里并不会因为阳光直射而产生燥热之感。
有意思的是,“蚵壳厝”虽然是泉州的特色建筑,但它的原材料海蛎壳却不是泉州“本土制造”。而是“舶来品”。
泉州市泉港樟脚村元宵节有什么热闹的活动?
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泉港樟脚村都会举行游灯笼,其中以元宵节最为盛大,而且不论天气如何,11个自然村都会参加。
在樟脚村,游龙灯有“添丁发财”的寓意,每年元宵,家里的年轻男子都会去参加,特别是那些刚结婚的,可以去扛龙头灯,期盼来年添丁生子。
游龙灯其实就是每家每户男丁将花灯绑在长板凳上,扛着长板凳将村子绕一遍,长凳互相连在一起,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就像神龙游走,所以叫做游龙灯。火龙灯的每段均由同一姓氏的青壮年男性手持。每家每户会将花灯固定在木板上,根据花灯的数量在板上凿出圆洞,将安放蜡烛的木桩固定在圆洞上,每块约4米长。根据每家每户男丁的数量,或8盏一排,或10盏一排,村民扛着板凳,首尾相连游于乡间。家族的灯笼上写着各家的姓氏,队伍全长1公里多,村里共有300多个青壮年男丁负责抬龙,加上敲锣打鼓的,总共有五六百人。最早的游龙灯是用松木点油火作为“火龙”,后来逐渐演化成煤油灯、马灯,一直到现在用蜡烛和纸糊的。
既然火龙灯里放的是蜡烛,而且灯笼是纸做的,难免会不小心烧着,但这个事情在樟脚村游龙灯的时候却会被当做是吉利的事情,被烧掉几盏,来年再添上几盏,“添盏”寓意着“添丁”。
关于这个游龙灯有什么来历呢?
当地的说法是:樟脚游龙灯兴于元末明初,距今有650多年历史。元朝末期朝廷腐败,朱元璋带兵起义,元军下旨抓壮丁充军打仗,樟脚村民们团结一致,以烽火为信号互相告知,躲过元军的抓捕。明朝建立后,为庆祝战争结束,每年在元宵节当天晚上举办游龙灯活动。
(闽南网 林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