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到潼关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孙子兵法·军争篇》曾言,“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而在同一章,又记有“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而这话,说到底,便是我们熟悉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只可惜这条真理,在潼关之战中并未被践行。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一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洛阳。而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 。之后,大将哥舒翰接替。然而身在潼关的众人终究还是没能抵御安禄山的进攻,潼关被破。而这场失败,看起来皆因玄宗鲁莽插手。
然而叛军的得势,哪里仅因为玄宗在潼关战事中的瞎指挥呢?整场安史之乱,玄宗都算得上是罪魁祸首。
安史之乱的主谋,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和河北节度使史思明。而“节度使”,产生于唐玄宗,十年(722)。原本在唐初,中央设立了六百多个折冲府,且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都部署在关中,用以保护都城。
可这部署到了唐玄宗手上,就变成了大量将士都驻守边关,且高级将领中少数名族颇多。当时安禄山手上的兵力就有快二十万,而直属于中央的部队,不及安禄山的一半。
也就是说,在玄宗自己的安排下,中央在兵力上基本无法对节度使形成有效的压制。所以安禄山之流,一旦有谋反之心,便能做出谋反之举。
而安史之乱之所以落在安禄山和史思明头上,也算是玄宗纵容的结果。在玄宗执政早年,,盛世到来,天下大治。因而玄宗逐渐怠政,杨贵妃也声名鹊起。
而玄宗的懈怠,给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可乘之机。这些为己不为民的奸臣,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祸乱朝纲。李林甫为了打击文臣,巩固自己的地位,建议玄宗重用安禄山等藩臣武将。因而身兼三地节度使这样的好事,才能被安禄山碰上。
而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私人嫌隙,在玄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中,越闹越大。等到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干脆以“忧国之危”,奉密令讨伐杨国忠为由,于治所发兵。
自古以来,潼关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古有哥舒翰主动出击被安禄山大败,后有孙传庭主动出击被李自成大败。这并不是说这些将领不懂兵法,也不是他们对于敌人的误判,以为敌人不厉害,而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皇帝在催促。正所谓用人不可以怀疑,怀疑的人不可以用,但在很多时候,一些君王就是会犯这样的错误,也正是这样的多疑使得他们会输掉战争,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多疑会使得他们的霸业毁于一旦。
哥舒翰
说起这个人物,他的家族也是大有来头的,他是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虽然在后世人的眼中,他是唐朝的一代名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在早年的时候,他因为家庭的优越,因为家庭条件的较好,使得他能文能武,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下,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他早年喜欢喝酒,常常喜欢喝到烂醉,他也喜欢,,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活的过于安逸,使得他想要从,中寻找属于他的刺激,正是因为这两个“爱好”,使得他虽然拥有不错的文,,拥有一身不错的武功,但因为意志力薄弱,始终没有做成什么大事。
在他40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去世,使得他居住在了长安,后来在长安中的时候因为被人所看不起,觉得他只是家世生的好,并被人认为要不是因为他殷实的家底,他现在就是一个在街上乞讨度日,喜欢喝酒、,的酒囊饭袋。也正是在痛失亲人,又被人看不起的情况下,他开始振作起来,最终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从一个依靠家世的纨绔子弟,慢慢的成长为了唐朝的大军事家。
为什么会任用哥舒翰
因为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被杀,使得当时的玄宗面对安禄山浩浩荡荡的大军忧心忡忡,此时他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手下还有谁可以为自己所用,还有谁可以抵挡住安禄山的攻势。要知道,当时的封常清也是唐朝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他用较为客观的方法,分析了安禄山的起兵时间距今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的冲劲也会随着时间的长久,随着胜利果实的迟迟不来,他们的军中便会乱了阵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使得当时的封常清很是自负的觉得自己只要招募到一支军队,就可以将安禄山击退。在后来他确实是募捐到了一支军队,他便兴冲冲的率领着这支军队迎战,可无奈他招募的这些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乌合之众,而安禄山的手下却是常年经历实战磨练的野战军,就这样,二人士兵等级的差距使得封长清被打的连连败退,后来又因为受到了政敌的污蔑,使得他后来被杀。
也正是因为封常清的被杀,使得当时因为喝酒积病太深而半身不遂的哥舒翰来到了潼关,负责击退安禄山大军的任务。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只要固守住潼关,再等到郭子仪大军的战果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便可以从潼关出兵配合郭子仪大军,合围安禄山,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这样的叛乱被镇压下去。
但是后来杨国忠因为和哥舒翰有一定的过节,而唐玄宗也因为杨国忠的谗言慢慢的猜忌哥舒翰私扣军饷、消极作战,便火速命令其放弃现有的防守,改为主动攻击。虽然当时的他有自己的策略,但无奈因为是皇帝的旨意,这才使得他放弃了原本的固守,,主动出城迎敌安禄山,但因为后来中了埋伏,其部被安禄山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