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强行取缔的行业有哪些?
历史上有不少行业都是因为获利巨大,影响国家经济基础而被收归国营的,比如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盐铁官营制度,就曾经取缔过私人盐铁产业。而今天要讲的是影响国家统一思想而曾被取缔过的私人教育行业。
中国古代民办教育行业起源于春秋时期,又叫私学,这是与官学相对而言的。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办学校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时风头无两。
西周时教育行业都是由国家官办,“学在官府”,教育仅局限在贵族中,当时可以说是官师不分,官吏即负责行政职责,也有教学职责。普通百姓是接触不到教育的,只能一辈子从事基础的劳动生产工作。
而春秋进入乱世后,所谓“礼崩乐坏”,各国为了培养争夺人才来充实国力,民办教育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古代民办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1、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在官府”,普通民众也可以接触到教育了,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
2、教育“官师不分”的情况发生了变革,从此教育和行政人员划分开来了,教育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活动,这样老师们就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教学质量得到了改善。
随着各位思想家、教育家们扩大自己学说的影响力,各种学说百家争鸣,当时由私人主持的齐国稷下学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形成了“儒、墨、道、法”四大家。
秦嬴政扫荡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私学的角色就变得十分尴尬。古代民办教育虽然使得各种学说得到发扬光大,促进了社会的向前进步,但是各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经常是国家颁布一道法令,下面就有不同的议论声音。秦嬴政初定天下,正是制定国家法令标准的时候,而颁布的法令老是被儒生批评,也找不到机会杀鸡儆猴,一直很苦恼。
任何事物由盛而衰都有一个过程,在历史中它可能只是瞬间,而在我们个人的经历之中,却可能是一个深刻的烙印,一段漫长的经历。
一、守墓人
一个家族,往往会把逝世的亲人埋葬在一个地方,既便于祭奠,又便于管理。守墓人就是坟墓的最高权威。守墓人多是与家族血缘远些的孤寡老者,黑衣黑裤,沉默而瘦削,也许长期在墓园吸纳朝雾和夕辉,总给人阴气弥漫的感觉。守墓人的生活费用,均由家族供给,他主要的工作有两样,一是打扫墓园,清理杂草,种植花木;二是守夜,防止盗墓贼和野兽打扰先灵。
墓园已经纳入,的土地管理范畴,不得随意建造,浪费耕地。守墓人连同那些墓园和几乎凝滞的时光,好像一并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了。只是在起伏叠嶂的山区墓园里,守墓人的身影像《聊斋》中的人物,悄无声息地穿过黎明的梦境……
二、流动照相
流动的照相师傅,从20世纪初就奔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那时候,人们认为照相不但取走了人影,还把魂给“摄”走了。从此,这个人容易患蛊病,并开始语无伦次。
由于交通不便,师傅照完相,要隔两三周才会送来照片,让望眼欲穿的姑娘后生等得很不自在。实在要快,办法只有一个:加钱!这就要师傅第二天再跑一趟!那个年代,照片上的颜色都是用颜料染的,姑娘看到自己鲜红的嘴唇和脸蛋,就很欢喜了。这种照片还不易褪色。
现在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职业,流动照相作为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职业,已经完全消失。
三、剃头挑子
剃头挑子一头热。走街过巷的剃头匠都挑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刀具、镜子以及自己吃饭的锅碗瓢盆和米面等,如果再有张席子,完全可以举行野外度,了。只是这些剃头匠老实巴交,哪来这么古怪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