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绘画相对不重视写实?
不是不重视写实,是对于写实的观点,和西方的观点不一样。
西方的美术史学家,在研究古埃及的壁画时,发现古埃及画家的写实水平非常高,花鸟鱼虫,和真实标本分毫不差,而且是这些动物最典型的一面,就是说最有表现力的一面。和背景相比,不在一个,角度。
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也是强调绘制主体的特征,而不是,方面的要求,这是带着思考的写实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西方这种强调,的写实,特别是荷兰的精细静物写实,很可能使用了小孔成像技术,将真实的景象,像类似今天的幻灯片,投射在画布上,或者一种特殊的装置上。
然后根据这种投射临摹。人的工作就是调颜色,类似今天的一次成像照片,把投射的色块临摹在画布上,证据就是透镜特有的一些光学问题,这些手艺人也“忠实”的临摹在画布上,画家成了人肉相纸。等到照相机发明和应用之后,这些只会临摹现实的手艺人就大难临头了。
中国有几千年美术史,绘画作为最有代表性的美术,在形态上也有非常重视写实的时期,比如,隋唐时期,以及北宋时期的国画大部分非常写实,只不过,宋代之后由于“文人画”发展起来后,中国画开始走向写意,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画诞生的时间非常早,差不多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距今至少已有7000多年历史。
6000多年前生活在今天西安东郊的半坡人,就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美术修养,他们会用天然彩色矿石,在陶器胚胎上画出花鸟鱼虫的图案,然后进行烧制,最终得到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工具。
半坡人的彩陶图案,特点以拙朴、自然为主,有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可以看作是中国远古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原始绘画。
唐代·韩干《牧马图》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出现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因为毛笔被发明出来,人们画画时更加方便,创作效率大大提升。
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大多画在绫罗绸缎等丝织品上,俗称“帛画”,只有贵族才有实力去画画。帛画的特征以“线描”为主,先用线条勾勒出物象的造型后,再在线条内部填色,跟画连环画的画法比较相似。填色时多用“平涂法”,把颜色均匀地平涂在物象造型内。
东汉初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中国画的绘画材质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纸张比起丝织品有许多优势,价格优势无疑是最受大众青睐的。
破除一个谬论,你把中国画想得太简单了!!!
【导语】 视界的局限——比较才能有高低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草率下一个结论:“中国古代绘画不重视写实”。很遗憾,这是一种局限性的看法,语境不同,问题也随之改变。我们不能被锁在单一的视界中观察,要放眼世界,中西比较。
【一】 我的写实不是你的写实——中西写实的认知的差异
首先,我们说一下“写实”这个概念。
19世纪西方有个美术思潮叫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反对的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法国画家库尔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表现手法上是写实的,在内容上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库尔贝 打石工
中国关于写实的理论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了。韩非子《外储说》中提出:‘画犬马难,鬼魅最易。”由此观之,韩非子认为写实类题材(犬马)绘画作品比“无形者”(鬼魅)要难画得多。说以当时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写实题材的,并认为画这种题材很厉害。
古人要的是简单几笔就能把意境创造出来。我想这个情况的产生也是有个过程的,可能最初也是注重写实的,但是达到一定境界后就开始玩虚的了,只不过留下来的证据太少,后来者效仿大家,都开始写意。西方画也是一样,从写实到抽象,都是有个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