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为什么那么坚持让芮小丹一定要去耶路撒冷?
书中讲到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圣地。宗教的聚集地不缺少信众,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主能够拯救自己,信众们将自己最虔诚的一面,将自己的罪恶真诚忏悔。天道轮回,天是道是神。道即使规律按照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其实就是让她觉悟,也是对“杀富济贫”这个礼物的一个忏悔!
是为了让芮小丹在混合着眼泪和鲜血的人间惨剧面前开悟人生的,丁元英是从真理真相、成为更可能的自己和增长见识三个维度对芮小丹的思想展开攻势的:
没有什么比现实更能教育人了,也就是丁元英用耶路撒冷现身说法,让芮小丹亲眼目睹耶路撒冷这个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地方,虽有上帝耶和华、耶稣基督和真主安拉聚集在此,但他们却没有让这块土地上的人免受战争的灾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由此推彼王庙村,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也就是救王庙村的人,不是他丁元英,只能是王庙村自己救自己,芸芸众生亦是。
而他也不是那个能普度众生之人,自己没有那么牛掰,比如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他只能从这三个人的技能出发,攥一个事,让他们去做,但他却无法普度并拯救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各自终局只能由事物规律而定。
所以,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亦没有普度众生之人,自己才是自己的命运摆渡者,这就是真理真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不是我希望你成为哪种人,而是你本该成为哪种人。”这是丁元英在耶路撒冷对芮小丹的职业启蒙。
意思是让你在耶路撒冷觉知世上没有救世主之后,你还要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比如戏剧创作,让众生也去明白这个真理真相。
而通过此,芮小丹又顺理成章有了一个比起当律师更接近她禀赋的谋生手段,一举两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也就是从自身条件上,成为更接近自己的那种人。后来,芮小丹开悟创作天眼,可能跟此次点拨不无关系。
其实,现实中的大多数,很难有机会得到高手这样的点拨,但仍可学芮小丹先谋生、再谋爱好的方式,积累人生经验,为更可能的自己创造条件。
终于有人问这个很深刻的问题了。
芮小丹去德国办事,丁元英在电话中反复叮嘱她一定要绕道去耶路撒冷,去看、去听、去感悟。
这个桥段看起来和整个故事没有什么关联,但其实这段和小说的主题精神相通。
耶路撒冷到底有什么?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圣城。
宗教的聚集地不缺少信众,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主能够拯救自己,为此深信不疑。信众们将自己最虔诚的一面,最虔诚的愿望、理想,都像主一一诉说,将自己的罪恶真诚忏悔。
他们相信心诚则灵。
照理说,耶路撒冷会是一个幸福的城市。然而,真实的耶路撒冷,却是另一番模样。政治的、种族的、文化的、宗教的冲突聚集于此,人们在不稳定地区的生活十分痛苦。
于是,那里有一道哭墙。
小说中丁元英问芮小丹: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芮小丹回答道:哭。
“羊皮卷《塔木德》里写到:" 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后人说:
耶路撒冷是世界宗教圣地,也是命途多舛的一个城市,丁元英让小丹去耶路撒冷看看,不是看这个城市的沧桑,而是看来自世界各地朝圣的人们,为何历经千辛万苦来此地,为何一定要到这里才能心如止水,才能得道,丁元英是想让小丹来此化解心中之道,得到心中之道。
小丹是固执之人,元英可以看透所有人也可以化解所有人,但他无法化解小丹也无法参透小丹,所谓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也不过是元英的无奈叹息而已。小丹是想得到的一定要得到,强占欲无限大,她可以不靠父母不靠朋友,就靠自己,这是和元英一样比较强势的人。小丹在向元英表白遭拒之后,心灰意冷,她不理解这么优秀的自己为什么会被丁元英拒绝,而丁元英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不爱,是知道这场爱没有结果,而没有意义的事情于他而言都是无用功,所以他拒绝。
可当小丹在一次任务中死里逃生的时候,她明白自己还是想得到元英,于是就在雨中打了电话,这场将死的意外击垮了元英,他们在雨中相拥,就证明元英失败了,起码是败在了小丹手里。而这更坚定了小丹的执念,自己想得到的就一定可以得到!
也许一般人去耶路撒冷可以看开很多事情,也可以看透很多事情,可是对于小丹来说,去与不去都是一样的,她的执念不会改变,对丁元英的爱不会改变,对自己的事业不会改变。变了就是俗,不变才是道,小丹始终是得道之人,丁元英只是在得道的路上,他可以说的天花乱坠,但没有七情六欲,不接地气,只是在空中漂浮,别人够不到他,他也看不到别人。所以自始至终都不可能得道。这点在他对家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他知道家人容不下他,而自己也容不下家人,于此处来说,更是无法得道。用丁元英的话说是: